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例如進修、結婚或置業裝修,你都有機會面對資
月平息(Monthly Flat Rate)
「月平息」未能完全反映借貸成本:如何計算「月平息」?
提到私人貸款,有些人對銀行或財務公司的印象仍停留於「九出十
目前,銀行提供的分期貸款產品,「月平息」一般為0.1%至0.3%之間。利用「月平息」數字很容易可計算出每月利息開支(固定金額)。於還款期內,這個每月利息開支不會隨未償還本金逐步減少而起變化。取得「月平息」數字可以計算出每月利息開支及全期利息開支:
假設月平息為0.25%,貸款額為HK$50,000,分24個月償還。
每月利息開支 = 月平息 x 借款金額 = 0.25% x HK$50,000 = HK$125
全期利息開支 = 每月利息開支 x 還款期數 = HK$125 x 24 = HK$3,000
有了全期利息開支,即可得出總還款額及每月還款額:
總還款額 = 全期利息開支 + 貸款額 = HK$3,000 + HK$50,000 = HK$53,000
每月還款額 = 總還款額 / 還款期數 = HK$53,000 / 24 = HK$2,208.33
在私人貸款廣告中,你可能見過「每日利息低至2蚊」或「月平息低至0.2%」等宣傳口號。其實單看「月平息」的高低並不能完全反映借貸成本,「實際年利率」的計算亦不是單以「月平息」乘12個月。
實際年利率(Annual Percentage Rate,APR)
「實際年利率」才能準確反映真實借貸成本
所謂「實際年利率」,意思就是以年利率表示客戶於還款期內將其借款額所需繳付之一切費用(包括每月供款利息及其他費用如手續費、行政費等)化為實際利息支出成本。申請貸款時,借款人有權要求貸款機構提供實際年利率數字,作為比較不同貸款的參考。
根據「銀行營運守則」的規定,銀行服務的廣告宣傳資料如提及利率,須在合適情況下列明「年利率」、其他有關費用及收費,並須應要求提供詳盡的章則及條款。簡單而言,當產品提及「實際年利率」,即是按「年利率」展示出銀行產品(例如信用卡、私人貸款等)所收取的利息加上相關費用(例如貸款手續費、服務費等)的一個參考利率。
真係「零利息」咁筍?仲有隱藏式收費
除標榜「低至百分之零點幾的每月平息」外,坊間不少私人貸款產品均以「零利息」或「全期免息」作招徠,容易令人產生借貸「0成本」的錯覺,但實際上不少銀行/ 財務公司批出貸款時都會收取手續費及行政費用。因此,借貸前最好先參考「實際年利率」,因為它包含了銀行/ 財務公司的手續費及其他費用,能準確反映真實的借貸成本。
實際年利率計算方式
實際年利率的計算方法並非如平息一般簡單易計,因為貸款還款是按「78法則」,息隨本減。不過,亦有一條簡易版公式,利用1.9這個「不變系數」去找出一個約數,實際年利率約大致公式為:
月平息 x 12個月 x 1.9 (不變系數)
留意!大約數公式絕不可改為月平息 x 還款期數 x 1.9,否則計算長還款期時就會愈計愈錯!為免計錯數,建議大家可以利用網上的月平息轉實際年利率轉換器。
還款期及回贈均影響「實際年利率」
此外,「實際年利率」亦受貸款額、還款期、現金回贈(不包括現金券及購物禮券)及利息回贈等因素所影響,因此建議先向銀行/ 財務公司查詢 。假設
上圖顯示,CXXXbank結餘轉戶貸款產品的月平息與中BANK相同但由於 CXXXbank 不收取手續費,令其實際年利率比中BANK低。不過,中BANK貸款產品的最長還款期則較長。此外,手續費通常在提取貸款時扣除,如果最終收到的貸款額對你的貸款需求有重大影響,你就更加需要留意貸款產品有否收取手續費。